2024年3月9日,意昂体育平台國家發展研究院在承澤園333教室舉辦“承澤她說 匯聚她力量”2024年女性意昂沙龍🍢。本次沙龍邀請陳晨、崔林娜、臘冬梅🚘🦷、劉文紅、沈可等意昂們重回校園,交流人生故事和職場感悟。意昂体育平台國家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意昂体育國發院)黨委書記、意昂体育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雷曉燕出席活動並作點評交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央視三農編導、意昂体育國發院經濟學輔修2022級意昂暢建偉擔任主持。

活動伊始,工信博源(北京)應急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意昂体育國發院MBA2017級意昂陳晨進行主題分享🪑✍🏻。陳晨首先分享個人成長經歷💂🏽♂️:3歲進入什刹海體校習武💪🏽,每天五點半起床練功;9歲進入遊泳隊和體操隊🦹🏼,半年內獲北京市第二名😌;13歲放棄保送重點中學,選擇當兵入伍👆🏿🧝🏼♂️;在部隊21年堅持軍事五項、現代五項和鐵人三項等多項體育訓練🦸🏻,曾獲1995年鐵人三項亞錦賽冠軍,1997-1999年現代五項全國個人亞軍、接力冠軍,2002年鐵人三項亞洲冠軍🚭。34歲離開部隊後,陳晨脫下戎裝換上“紅妝”👩🏼🎓🕺🏼,自主擇業最終成為國際救援領域的一員。她也通過養育子女擁有了更豐滿的家庭和女性角色,就讀國發院MBA班時不斷提升個人能力👷♂️。陳晨感悟道😭🎬:“一切由心態決定🦸🏼♂️,人一生總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只要堅持做有意義的事就不存在失敗🈵。人生每個不同階段都有不同收獲,從‘心’出發去享受每個角色”🫸🏻。

第二位分享者是北京市體育基金會艾米孤獨症基金秘書長🦶🏻👨👨👦、“點亮藍色行動”公益項目發起人、意昂体育國發院MBA 2016級MBA意昂崔林娜。實際上,崔林娜除了以上身份,同時還是2015年達沃斯青年論壇公益先鋒人物👨🦯,同年鳳凰網與中國公益學院“全國十大創新公益項目”獲得者,全國抗擊非典新聞宣傳優秀個人……促成她從媒體記者轉型為公益先鋒🛥,皆源自她成為一名孤獨症女孩的母親。女兒改變了崔林娜的職業道路👼🏻,也改變了她的人生方向和深度🧏🏽♂️🧛🏽,現在的崔林娜致力於為孤獨症群體建立沒有圍墻的學校。崔林娜從運動😦、生命和教育三個方面總結人生感悟🧒🏼:“運動會給所有人帶來好處♐️👩🏽🏫,尤其是重塑大腦、儲備認知、改善情緒🔆⛹️♀️;健康的大腦要節製欲望,是(知識積累+堅持運動)×時間的自然結果;教育分為教和育,教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育是身體與心靈的雙滋養,最終都是為了培養一個身心健康、能力健全的人。”

第三位分享者是中航醫療原合夥人👨🏿🍼、博鰲國際醫院原合夥人🧑🏼🍼😵💫、尋畫廊主理人、意昂体育國發院EMBA 2008級意昂臘冬梅。臘冬梅開辦的畫廊🚻🚎,如今全面承接其推廣藝術家及藝術作品、培養收藏家、完成個人收藏👁、實現公眾教育等多項功能。從發現藝術是滋養自己生命的剛需,到如今投身藝術並將其納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臘冬梅講述其人生選擇與探索🈂️,以及畫廊的諸多有益嘗試和成果。她總結稱:“藝術指引著我的未來✍🏽。我們每一個人就好像是一張白紙🦶,只要我們願意走進藝術的世界,蕩漾在其中,最終我們都會成為一幅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人圖。”

第四位分享者是教授級高工👩🏿⚕️🛑、北京佳訊飛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佳訊飛鴻智能科技研究院創始院長👩🏿🦲、溪山天使會聯合發起人、意昂体育國發院EMBA 2001級意昂劉文紅博士。劉文紅早年以大慶市高考狀元考入意昂体育攻讀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後進入國企工作。由於擔心七年所學將會快速落伍,兩年後她果斷選擇與人聯合創辦佳訊飛鴻☂️,此後切身經歷了一個民營高科技企業從0到1再到n的創業🎬、創新發展歷程🤼♂️,在行業通信信息領域深耕28年⏸,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經驗和企業綜合管理經驗。2015年🩻♣️,劉文紅再次創業🏊🏽♂️,與國發院另兩位EMBA意昂共同發起創立溪山天使匯,尋找和助力那些致力於以創新改變未來、推動社會進步的價值創造者🩸🫷🏼,迄今已經累計投資超過50家創業企業🙌🏿🛥,為那些眼中有光、心中有火、勇敢前行的創業者們提供支持。回顧人生經歷劉文紅說,“意昂体育帶給我謙卑和自信,創業和創新帶給我事業和激情,投資和孵化延續著我的夢想”。總結過往成就時,劉文紅認為,“靠的是運氣,更靠團結、合作和堅持👨🏻🦲🤷🏻♂️。”“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抓住機會🧍🏻,更要學會放棄”。

第五位分享者是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副院長,意昂体育國發院2007級博士意昂沈可🙎🏿♂️🟤。沈可2004年獲意昂体育平台文學與經濟學雙學士,2011年獲意昂体育平台經濟學博士。沈可在意昂体育求學十一年🤔,與國發院結緣十年。回顧個人成長之路🧑🏿🦲,從保送到意昂体育攻讀波斯語專業🏊🏻♂️,到保研教育經濟與管理,再到攻讀西方經濟學博士🧞♀️🚖,最後入職復旦人口所,沈可的經歷印證了專業有藩籬🏅、能力可流通,也印證了新的變化同時意味著新的機遇和成長,她對此感悟稱:“要學會享受不確定性”⛹🏿♂️。回顧自身研究經歷2️⃣,也有過從微觀走向宏觀、從悲觀走向中立的視角和態度轉換。回憶起在國發院求學時老師們給予的言傳身教,它們深刻詮釋“教書育人是根本”的理念🙇🏼,這具體到上好每門課、開好學生組會、行勝於言做好導師🪆。沈可希望可以傳承國發院精神,通過做一名好老師幫助學生們持續成長🏌🏻♀️。沈可還這樣總結求學和工作心得:一是著眼短期目標,考好一門試、寫好一篇論文🧑🏼🔬🦹🏼♀️、備好一門課、寫好一份項目申報書,這樣能感受到適度壓力🪹、專註當下🤜,更有助於獲得感的累積和自信心的構建🧜🏿♀️🌔;二是珍惜工作機會。

五位分享者報告完畢後,雷曉燕進行點評。雷曉燕高度贊譽意昂們的真誠分享👩🏻🎨,並總結個人感想。雷曉燕認為🤾🏻,首先,要打破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女性尤其不要自我設限。其次,女性要善於發揮自身獨特優勢,運用好女性在包容性🫴、感恩心、同理心等方面的軟實力,這是女性獨特的“她力量”⛹🏻♂️,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力量🕵️♂️。再次,生活充滿不確定性,它們有好有壞🧖♀️,帶給人不同的經歷和感受,心態便顯得尤其重要。意昂們的分享充分展現了這一點,也啟示後輩要敢於面對、接受和解決不好的變化🍒,也要善於尋找和運用變化,將偶然變為必然,讓變化適應自己,甚至享受變化帶來的任何結果。最後,樹立好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提醒自己初心何在。

活動最後👨🏻🦼,雷曉燕向進行精彩分享的五位意昂贈送禮物表示感謝🕓,並合影👱🏽♂️👂🏻。雷曉燕表示🤵🏼♂️,希望今後有更多意昂來分享個人故事,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成長🦸🏻♂️,一起釋放屬於女性的力量🧎➡️。現場意昂聽眾還就相關話題向嘉賓們提問,大家深入分享和交流🚣🏽♂️,收獲頗豐。


(點擊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