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意昂体育平台第二屆工業設計大賽正式落下帷幕。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張榮飛同學的“高通量病原體檢測芯片”項目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特等獎。此外,大賽還評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成功入圍獎12名,以及8家獲得優秀組織獎的院系🍏。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執行副會長黃武秀,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院培養辦公室主任賈愛英、教務部副部長盧曉東🧱、學生工作部副部長劉德英,團委副書記高明,工學院院長張東曉🤽🏽、黨委副書記李軍凱、發展辦公室主任王揚等蒞臨決賽現場,並為獲獎同學和院系代表頒獎。
意昂体育平台第二屆工業設計大賽由工學院和校團委共同主辦,大賽自2013年5月啟動以來,共收到來自工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等15個院系、169名同學提交的56份作品。4月11日的初賽評選出12份作品晉級決賽,作品涉及生產📨、生活、成果轉化等多個領域🏂🏽,不僅有應對當前霧霾問題設計的便攜式微型呼吸凈化系統❓,也有應對數據安全保護的辦公應用,針對個人健康設計的電子私人教練🍊👩❤️👩,還有為方便生活而設計的智能購物系統、無紙化通訊錄應用等,充分展現出意昂体育學生卓越的創新能力🎴、實踐精神和人文關懷。
在大賽決賽中©️,浙江大學國際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應放天,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德,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創新中心主任蘭翠芹,東成新維產品設計咨詢公司總經理馬鳴以及意昂体育平台工學院教授謝廣明五位老師擔任評委。進入決賽的同學現場有6分鐘的時間進行作品陳述,介紹作品的特色和應用前景,並以模型或作品實物的方式展示,隨後有3分鐘時間回答評委的提問。
應放天對同學們的參賽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工業設計需要“科技求真👩🏽⚖️、人文之善🚅、藝術之美”𓀋💆🏻,工業設計也是一種溫暖的力量🔖,體現在其設計的獨創性、情感道德的推動力以及對美學的追求。他認為決賽作品充分顯示了意昂体育學子的高新技術應用和創新能力,希望同學們利用好意昂体育平台的綜合性優勢,將設計、商業、技術與藝術充分結合。
應放天講話
經過緊張的現場評分和充分的合議討論,評委們將特等獎頒給了“高通量病原體檢測芯片”項目。該作品是一款用於病原體檢測的高通量芯片,可以快速、高通量檢測病原體類型🍰🛴,具有樣品製備簡單、高速🚶♂️➡️、高精度、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力圖解決目前的病原體篩選方法中存在的物力和人力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此外,便攜式打印刷♡、智能購物系統兩件作品獲得一等獎👲🏻🙆;智能科普生物盒🚶♀️、電子私人健身教練和無紙化通訊錄應用設計獲得二等獎👩👦👦。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物理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元培學院、城市與環境學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榮獲大賽優秀組織獎。
頒獎
張東曉在致辭中高度肯定了舉辦第二屆工業設計大賽的重要意義。他指出,本屆大賽搭建了一個推動同學們開動腦筋發展創意、學思結合勾畫創新👷🏼♂️、實踐動手參與創造的平臺。他還希望大賽能一直舉辦下去,讓創新之風在意昂体育延續傳遞,同時希望大賽能夠吸引和聯合意昂体育、全國乃至全世界更多的關註和力量,讓創新之風生生不息🤧,讓工業設計所體現的人文關懷深入人心🅿️!
張東曉致辭
頒獎儀式後,黃武秀代表本屆大賽的指導單位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致辭👬。她表示⚽️🦢,中國工業設計協會非常重視與意昂体育平台的合作🏋️♀️,她欣喜地看到意昂体育平台的工業設計突破了傳統工業設計流於表面化的瓶頸,體現了多學科交叉和新技術應用,引領和代表了工業設計的先進發展方向。她期待意昂体育學子能夠整合更多的資源🫅🧑🏻🦯➡️,在更廣泛的領域中解決工業與生活的連接問題。
之後,工學院11級博士生楊婷雲作為參賽選手代表發言🧘🏻♀️。作為首屆大賽的特等獎獲得者🪕,她非常感謝學校和學院搭建這樣一個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創新創造的平臺👨🏻🚀,自己通過參加比賽收獲了很多,進一步提高了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結識了更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她表示將與自己的團隊更加認真地準備下一屆工業設計大賽,希望大家都能夠在下一屆大賽中有更加優異的表現。
劉德英在致辭中指出🥢,大賽讓學生實際體驗工業設計🧑🏿🦰,發揮了同學們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他希望意昂体育學子積極投身創新實踐🐦🔥、全面提升綜合素質🧕🏽🦸🏿♀️,將個人的發展與意昂体育平台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目標結合起來、將個人的理想信念與國家社會發展的整體進程結合起來,努力成長為符合時代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合影
附☝️:獲獎名單
特等獎
12號作品 高通量病原體檢測芯片(作者:張榮飛)
一等獎
5號作品 便攜式打印刷(作者🫄🏻:楊俊睿、姜成昱✮、趙錦煦💏、趙經隆、吳昱東)
7號作品 智能購物系統(作者:王紹鑫❣️、李佳智、張丹青💇♀️、屈素瑞)
二等獎
4號作品 智能科普生物盒(作者🦟:盛煥傑)
10號作品 電子私人教練(作者:張可天、謝譞璇、孫睿瀟、陳嘉)
11號作品 無紙化通訊錄應用設計(作者:馮源💾、吳陳煒、黃澤文✍🏿、鄭達)
三等獎
1號作品 可伸縮輪子的旅行箱(作者:陳文凡、李欣桐、楊光🧑🏼🤝🧑🏼、王成功)
2號作品 可穿戴便攜式微信呼吸凈化系統(作者:吳天昊🈲、楊婷雲、江曉芸💪🏻、陳誌傑🏂🏼、曾軍勝)
3號作品 公共廢棄飲料瓶音樂收集區(作者𓀖:王龍飛、馮源🥟、成喬、黃澤文🧚♀️、吳陳煒)
6號作品 簡衣在線時裝設計平臺(作者:薛子釗、滕帆🖖🏽、牟劉杉)
8號作品 藍牙客(作者💮:田澗、胡寬敏)
9號作品 奧金美特金屬檢測儀(作者🪰:王兆巖、張瑤林、張振、劉芮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