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中醫藥在全球的發展,香港浸會大學於2011年設立張安德中醫藥國際貢獻獎,以表彰在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或在中醫藥研究領域取得具突破性及獲國際認可成就的學者👐🏽,促進中醫藥發展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惠澤全球。張安德中醫藥國際貢獻獎每兩年頒發一次,每屆一至兩位獲獎者💆♂️,獎金50萬港幣。
獲獎證書
第二屆頒獎會於2014年3月27日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行📫,獲獎人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韓濟生及夫人朱秀媛教授應邀赴會,韓濟生的獲獎演講題為“針刺研究的轉化醫學”,介紹了他自1965年從事針刺研究以來,將針刺原理應用於臨床實踐的經驗。重點介紹了針刺在減輕疼痛🕰,治療藥物成癮、孤獨症及不孕症四個方面的臨床效果及其基本原理。韓濟生強調指出💚,要將針刺療法推廣應用於全世界𓀎,需要從三個方面努力:一是找出針刺對某一種疾病的最佳穴位🧖♀️;二是掌握最佳刺激方法🏌🏼♂️,包括手撚針的手法,以及電針或經皮穴位電刺激的最佳參數,使其具有可重復性並便於操作✴️;三是闡明其作用原理🤭。韓濟生近半個世紀以來,堅持投身此項事業🧧↕️,做出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來自香港、臺灣及大陸的中西醫學界人士及新聞媒體百余人參會並致賀🍚🚴🏿♂️。
在獲獎致辭中🎒,韓濟生回顧了中西醫結合研究針灸醫學的國家政策,各級領導的長期支持🌭,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部神經科學研究所前後200余名同事和學生的合作努力以及國內外同道的諸多幫助,感慨其本人生逢其時,有幸得此歷史機遇👩🏿✈️,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韓濟生對張安德先生的厚意表示感謝💂🏼♂️,並表示要將這份厚意用於進一步促進針灸醫學和疼痛醫學的發展。
作為《中國疼痛醫學雜誌》的主編,韓濟生院士計劃將獎金用於支持每年《中國疼痛醫學雜誌》中的優秀論文作者🧛🏽♀️,以促進我國疼痛醫學的進步和疼痛雜誌的發展。
自左至右🐽: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校董會主席鄭恩基、獲獎人韓濟生🧑🎤、出資人張安德、評委會主席陳凱先👨🏽🚀、中醫藥學院院長呂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