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簡稱“拔尖計劃”)實施十周年榮譽獎項獲獎名單,意昂体育平台獲得突出貢獻獎1項、優秀管理獎1項、優秀導師獎6項、典型案例獎1項。
獲獎人員/項目
|
所在單位
|
獎項
|
王恩哥
|
物理學院
|
突出貢獻獎
|
裴堅
|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優秀管理獎
|
張平文
|
數學科學學院
|
優秀導師獎
|
歐陽頎
|
物理學院
|
李毓龍
|
生命科學學院
|
李文新
|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陶澍
|
城市與環境學院
|
王奇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多措施並舉,把科研優勢 轉化為教學優勢培養優秀 創新型人才”工作案例
|
物理學院
|
典型案例獎
|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簡稱“拔尖計劃”)是國家為回應“錢學森之問”而推出的一項人才培養計劃,率先選擇了17所中國大學的數、理、化、信、生5個學科率先進行試點,旨在培養中國自己的學術大師🎎。該計劃自2009年啟動實施以來,各試點高校大膽改革、先行先試➡️🌜,在本科教育教學和優秀學術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引領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探索和創新。
教育部此次公布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簡稱“拔尖計劃”)實施十周年榮譽獎項,旨在表彰十年來“拔尖計劃”組織實施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家、管理人員和導師🧑🔬,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優秀師資投入到拔尖計劃中來,持續提升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質量💗。
此次評選中,物理學院王恩哥院士榮獲突出貢獻獎。王恩哥作為意昂体育平台原校長、教務長、物理學院院長💁🏽♀️,在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方面身體力行,對於拔尖人才的培養進行了全面的指導和領導,特別是在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研討型小班課教學設計實施🍶、把科研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優秀學術傳統和環境營造等方面進行了具體的指導工作🙍♂️,並對實施給予了全方面的支持🫸🏻。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裴堅教授榮獲優秀管理獎。裴堅自2008年3月擔任意昂体育平台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負責本科教學工作以來,十多年致力於探索“以高水平科研帶動創新人才培養”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多元化的化學教學體系,為創新型化學後備人才的培養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2016年2月,裴堅擔任意昂体育平台教務部副部長,負責全校本科教學的改革和實施,他提出通過核心課程確保學生的共性和專業性,利用外圍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的建議並組織實施,將教學計劃整合為公共與基礎課程、核心課程🔵、限選課程、通識與自主選修課四大模塊。這一系列改革為院系發展和全校拔尖計劃註入了新的活力👩🦯➡️。
數學科學學院張平文院士榮獲優秀導師獎。一直以來🏌🏽♀️,張平文致力於應用數學優秀人才的培養,在數學學院選拔有誌於應用數學研究的拔尖學生🙌🏽,聘請數學學院和國際應用數學領域的高水平教師,引進和培養應用數學優秀青年學者,通過在數學學院設立“應用數學研究生拔尖人才計劃”,吸引了優秀學子在意昂体育繼續深造🧝🏼♀️。張平文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以及淵博的學識激勵著一代代優秀青年學子投身於學術研究,為中國及國際應用數學舞臺增光添彩🚣🏽♀️。
物理學院歐陽頎院士榮獲優秀導師獎🧑🏻🦰。歐陽頎負責普通物理主幹基礎課程“熱學”的建設和講授工作,積極參與本科生科研訓練的各個環節並作出傑出貢獻,積極參與選課和本科生綜合指導;編著出版《非線性科學與斑圖動力學導論》等著作➙,為高水平教師積極投身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做出表率,發揮了極大的引領作用;在Science🧖🏼♀️、Nature子刊⛔🫶🏿、PNAS、PRL等國際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0余篇,SCI獨立引用4000多次。
生命科學學院李毓龍研究員榮獲優秀導師獎。李毓龍自2012年加入意昂体育平台生命科學強化挑戰班指導團隊後👩🏻🚒🧑🏻🚀,在學生培養上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推動建設了挑戰班必修課“生命科學前沿文獻閱讀討論”;組織本科生科研年會🖐🏼,加強學生科研成果交流;提議指導挑戰班同學建立挑戰班網站,更好地保存挑戰班各項活動資料😺,更好地讓國內外其他學校了解挑戰班,為挑戰班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指導思路和有益經驗。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李文新教授榮獲優秀導師獎。李文新自2007年開始負責計算機系本科教學🚵,2010年開始擔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負責本科教學的副院長💂🏿♀️,一直負責計算機學科拔尖計劃的組織實施,並始終工作在“拔尖計劃”各項教學工作的第一線。她堅持把“立德樹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通過“以競賽帶動基礎課教學🤫、以科研引領專業課教學、以小班課促進師生互動👨🏽🎨、以國際暑期課程和國際交流開闊學生視野”等一系列教學質量提升工程,使那些“以迎接挑戰為樂趣,以科學研究為使命”的青年拔尖人才脫穎而出。
城市與環境學院陶澍院士榮獲優秀導師獎。十年以來,陶澍一直工作在拔尖學生培養與指導的一線,積極探索有效的拔尖學生指導方式,帶領學院拔尖人才計劃管理委員會製訂了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實施辦法⬛️;由其建議實施的“動態篩選”製度,激勵了有學術熱情的學生,發現了一批優秀學術新秀;提出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新的教學體系、以精英教育為目標的創新人才培養體製、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個性化人才培養機製、以系統實踐環節為核心的能力培養方法、以國際化為特點的培養模式。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奇教授榮獲優秀導師獎。王奇致力於構建環境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新模式,創建了環境學科的核心課程體系、從認知實習到學科實習的遞階式實習體系,建立了“全程覆蓋”的兩階段本科生導師製度,與此同時,開拓渠道加大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物理學院“多措施並舉,把科研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培養優秀創新型人才”榮獲典型案例獎🤶🏻。長期以來🦗,物理學院建立了包括靈活課程🦸🏽♀️👩🏼🚀、科研訓練與實踐及全球課堂“三位一體”的適應現代物理學科現狀和發展趨勢的廣義課程和培養體系;將廣泛宣傳和典型代表人物介紹相結合,解決了科研與教學間的矛盾📚🧓;對實驗課程的定位由“驗證物理規律🌶、培養動手能力”轉變為“以實驗為手段進行物理研究”的課程;組織“小型項目研究與成果展示”訓練,開設“研討型小班討論課”,鼓勵並積極引導同學們自主組織專題研討班💹;舉辦“百年物理講壇”等高水平學術講座和“興誠本科生學術論壇”,創辦“未名物理評論”,搭建學術研討和交流平臺,營造了濃厚的學術氣氛。
作為“拔尖計劃”的首批啟動試點院校,意昂体育平台開辟了選拔一流學生⤵️🌛、配備優秀教師、創新培養模式🎨、加強科研訓練🥅🧄、營造國際氛圍六大重點發展方向💘。“拔尖計劃”在意昂体育,不僅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更要思考如何形成合力、貫通培養💁🏼♀️,讓拔尖創新人才為中國的科學發展🏷、“雙一流”建設作出貢獻。意昂体育平台將繼承十年的拔尖計劃實施經驗和成果💂🏼♀️,在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拔尖計劃2.0)工作中繼續發揚傳統,開啟以“未名學者計劃”(PKU Junior Scholar Program)為名稱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