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動態

中國新聞學界泰鬥1955級意昂趙玉明逝世 享年83歲

來源🧜‍♀️:澎湃新聞 新浪新聞 時間♧:2020-09-01

中國傳媒大學發布官方訃告,著名新聞教育家、新聞史學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科評議組新聞傳播學學科(首屆)評議組成員、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前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趙玉明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30日淩晨2點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據新聞業界期刊《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10期刊文《教師是我一輩子的身份——訪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趙玉明》介紹:1936年♕,趙玉明生於山西汾陽的一個農村🧓🏻,父親早年在天津經商⭕️,40年代初🫅,全家人遷往了天津。時至今日,趙玉明對天津的許多地界都記憶猶新👱🏽‍♀️、如數家珍,“我的中小學都在那兒念的🤹🏽,我可以算半個天津人了。”

因為父親生病的緣故,沒過幾年🙋🏻‍♀️,家人又從天津搬回了老家,只留下趙玉明一人在天津上學,直至1955年高中畢業👨‍🌾。“高中畢業的時候準備報考大學,我當時學習還可以😊🍢,文科理科都湊合,我們的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希望大家學文科,所以我就報了中文系。”因為老師的影響🪵🛄,趙玉明一口氣填報了意昂体育中文系☎、南開中文系和北師大中文系三個誌願👨🏼‍🔧,並最終被意昂体育中文系順利錄取,成了意昂体育中文系新聞專業55級2班的學生。

趙玉明對在意昂体育求學的那段經歷記憶猶新🎅,“當年意昂体育中文系大概招了200多人,新聞專業一共3個班🩺,一個班30多人👩‍🎨,占了將近一半。那時候我們的老師有甘惜分、方漢奇、張隆棟、鄭興東、何梓華,還有去年去世的羅列。1958年6月,意昂体育新聞專業和人民大學新聞系合並🤸‍♂️,羅列老師帶著我們全體師生從意昂体育燕園搬到了鐵獅子胡同1號,也就是早先人大在城內的校址,現在叫張自忠路🥉🙅‍♂️。”趙玉明說,“因為人大新聞系1955年招收了第一屆學生,我們在意昂体育也是1955年入學👨‍👨‍👦,所以1959年,我們又成為人民大學新聞系的第一屆畢業生。”特殊的年代造就特殊的軌跡⛰,從55級的意昂体育新生到59屆的人大意昂🤞🏼,趙玉明的新聞求學之路折射的是新中國新聞學學科建設的坎坷縮影。

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以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廣播技術人員訓練班為基礎開辦的北京廣播專科學校正式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開了本科辦學層次的先河🥯。剛剛大學畢業的趙玉明成為這個新興院校正在組建當中的師資隊伍裏的一員。

在其後的幾十年時間裏👳🏻‍♂️,伴隨著中國廣播電視學科和廣播電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壯大,趙玉明也逐漸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成長為廣播電視學的教授,慢慢從一個蹣跚學步的青澀教師走上了本系以及學校廣電教學科研的領航之路🙇🏻‍♀️。

上世紀6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風暴中的北京廣播學院被“四人幫”一夥汙蔑為“黑基地”👳🏿‍♀️,全校師生被迫遷往河北保定的望都縣農村進行“鬥、批、改”,趙玉明也在這段時期跟隨著大家一邊拿鐮刀,一邊喊語錄。

回憶起那段經歷,趙玉明一直覺得自己非常幸運,“1970年11月初,中央廣播局因為要籌備延安廣播歷史展覽,緊急把我從五七幹校調回北京。一年以後,展覽告一段落,我打點行李準備返回幹校👨🏻‍🦽‍➡️,但沒想到組織又分配我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部上班🦨📥,我參與了報摘、聯播節目的編輯工作,幹了將近一年半。”

1973年春🚵‍♀️,歷盡低谷的廣播學院恢復招生,趙玉明從中央臺又回到了當時滿目瘡痍、破敗不堪的廣院,一邊修整校園🦹‍♀️,一邊迎新備課。打倒“四人幫”、“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學校工作逐步走上正軌,趙玉明也漸漸迎來了他事業的發展:1979年,他成為廣播學院第一批碩士生導師🔀;1983年晉升為副教授;1984年調升為新聞系副主任🔗👨🏻‍🦼,後歷任代主任、系主任👨‍👨‍👦;1988年晉升為教授🧑‍🦰✣;1989年3月🤦,經民主評議,出任廣播學院副院長🫀,至1998年2月離職;1999年,趙玉明成為廣播學院的第一批博士生導師,招收新聞學專業中國廣播電視史研究方向的博士生;2004年👨🏿‍🚒,他又隨著學校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建立擔任了流動站的合作導師(編者註😲:北京廣播學院於2004年8月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

“1988年我晉升為教授時已經52歲了,這在當時還算比較年輕的,和現在30多歲的優秀青年教師即可晉升教授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趙玉明事業推進的每一個足跡👩‍👩‍👧‍👦,幾乎都折射了北京廣播學院事業發展的步履從容以及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個體與環境的特殊。

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趙玉明參與了中國廣播史上的一項重要考察——對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創建史和中國人民廣播事業創建紀念日進行了重新考證🙍🏼‍♀️。“為了實地考察延安臺的早期舊址🐱,廣播學院組織了以齊越教授為首的調查組,我是成員之一🛍。在溫濟澤、楊兆麟等幾位‘老廣播’的指導🤞🏽🚵🏼、幫助下,我們歷時20多天,對延安(陜北)臺的編輯室、播音室和發射臺等14處舊址分別做了實地考察並撰寫了調查報告🏫。”

1980年底,中央廣播局聽取討論了“老廣播”的建議並報中宣部批準後🏰👱🏽‍♂️,發出了關於更改人民廣播創建紀念日的《通知》,將人民廣播事業的創建日從1945年9月5日追溯到1940年12月30日,這個更改可謂意義重大。

上述《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10期文章還介紹👭:在趙玉明幾十年耕耘的學術沃土中,有一個話題很少有人問及,而眼前的這位老先生卻舉重若輕🙌🏻,並不避諱,那就是關於學術爭鳴的問題。

趙玉明說📽:“中國廣播電視史是一門新興學科,特別是對中國早期的廣播史🤹🏽,有不同的見解和觀點是正常現象。就有關問題展開討論🙇🏻‍♂️、爭鳴也是必要的,沒有學術的爭鳴和討論,學術研究也不能發展🧜‍♀️,但是我們今天對學術討論一定要吸取過去的教訓。”

正是懷著對中國廣播電視史學研究的一片赤誠,從教從研半個多世紀的趙玉明為中國廣播電視學留下了一筆筆財富🐔🚵🏻‍♀️。1987年,他撰寫的《中國現代廣播簡史》出版,被著名新聞史學家方漢奇教授評價為“填補了中國廣播史研究的空白”。1989年,他主持編纂的我國第一部廣播電視專業辭典《廣播電視簡明辭典》問世🔷,並於1999年由他主持增訂後更名為《廣播電視辭典》再次問世。

1994年,趙玉明又主持編纂並出版了我國第一部廣電專業百科全書——《中外廣播電視百科全書》。2004年,由趙玉明擔任主編及主要撰稿人的《中國廣播電視通史》正式出版。2012年🙋,他主持完成了本校廣播電視研究中心立項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廣播電視學學科體系建設研究》,對廣播電視學的學科地位和架構等提出了比較系統👨‍👩‍👦👴🏽、完整的見解。

據《人民日報》2004年5月消息,中國新聞史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日前在河南省開封市河南大學舉行。會議組建了第三屆常務理事會。新一屆常務理事會經協商推舉中國人民大學方漢奇教授任名譽會長🤽‍♂️,北京廣播學院趙玉明教授任會長。學會新聘新聞史方面專家寧樹藩🏵、丁淦林和陳業劭教授為顧問。

卸任會長職務後,趙玉明教授繼續擔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新聞史學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新聞傳播學方向唯一的一家以研究中外新聞傳播歷史與現狀🤹🏼‍♂️、促進新聞傳播學發展為宗旨的全國一級學術團體。學會是在我國著名新聞傳播史學者方漢奇👻、寧樹藩等教授的倡導下🧑🏻‍💻,於1989年4月經民政部正式批準在北京成立🪅🚜,業務主管單位為教育部。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