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同學、各位老師:
大家好!
學院讓我在開學典禮上代表教師作一個發言,盛情難卻,我只好應承下來👫📁,但我想學院肯定是找錯了人🎅🏽。因為在這樣一個具有高度儀式感的場合,教師代表通常需要發表的是一篇激情滿懷、勵誌奮鬥的雄文,而鄙人距離退休只剩三年半了🧘🏼♀️🤽🏻,至今仍是一個“千年”副教授,可見我在“職場”上混得是有多麽的不堪🏂🏽!鄙人這種慘痛的經歷🚵🏿♀️,似乎確鑿證明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也生動說明了“老來苦,才是真的苦”👨🏻🌾。所以,如果一定讓我發表一通勵誌的感言,我只能以自己作為反面典型,諄諄告誡廣大新生學子:發力要早,莫負韶華!

當然👸🏽😕,這樣說多少有一點玩笑的意思🌶,因為鄙人的日子雖然沒有過得風生水起,但我也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的人,我依然向往著快樂,過著還算快樂的生活,甚至這樣的生活還被本院一些師生心生羨慕呢。
說實話💂,我比較反感在開學典禮或者畢業典禮上,一些成功人士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向同學們絮絮叨叨地傳授人生的寶典👱🏿♀️。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本人的日子過成現在的樣子,是靠聽了誰的一場開學講話或者畢業講話嗎?完全不是啊。所有的人生經驗,都是靠自己積累的;所有的人生感悟🚵🏿♀️,也都是靠自己體悟的®️。
尷尬的是⏺,今天我的發言似乎恰恰要擔當傳授人生秘籍的使命,但我真的不願意這樣做🧛🏿,我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而已〽️。本人這大半輩子的心得🚽👩🏽💻,概括成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我要做好平凡的自己,並在平凡中尋找到快樂🪦。

首先,一個平凡的人,應該是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實際能力的人✋🏼。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們能做的🧑🏼🦲,便是在有限的能力中㊙️,盡力地去做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事兒。平凡不等於平庸,但平凡並不刻意地去追求成功🧑🏽🏫。認認真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本人任教35年了🚴🏽,雖然沒有成為一線法學大咖☢️,但有一件事還是頗為值得自豪的💅:法學專業有16門核心課程,每門課都有自己的團隊,唯獨“勞動與社會保障法”這門課🦐,自本院1980年恢復建系以來,在下就像一個“學術個體戶”,單槍匹馬地扛起了本門課程所有的教學科研任務🤟🏼,真正實現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人境界。教學是個良心活,幹得好不好,學生最明白。我最樸素的想法就是🧛🏻,上課要對學生負責🤦🏿♂️😧。本人已經連續三屆獲得學院澤大“吾愛吾師”獎項,這便是來自同學們對我工作的肯定。
其次🥂,一個平凡的人,應該是心態平和的人🍮🕵🏼。我始終覺得,每個人的幸福總量應該是相差無幾的,所以🤹🏼,得與失也是會平衡的。你得到一些東西時,也會失去一些東西🧙🏿♀️;反之,你失去一些東西時👩🦰,也會得到一些東西🛌🏿✬。一個人不能索取太多,不能“要性”過重。適當地放棄一些東西🙇🏽♀️👎🏽,也應該成為漫漫人生路上的一種選項。以本人為例,我不買小車🤷🏼♀️,每天騎車出行、晨遊西湖,換來了開心和健康⇨🧑🦽➡️;我推掉了不少實效不大的學術活動👨🏽⚕️,換來了獨處和靜思;我放棄了職稱和科研上的一些“掙紮”🔟,換來了在家喝點小酒的閑暇和安然入睡的呼嚕聲👃🏽。我這麽說可能會讓人覺得不思進取、碌碌無為🧑🏻🦯➡️🫷,但我想說的是👩🏿🏫,在“內卷”如此嚴重、人心如此浮躁的當下,與其一味催人奮進致使“心態崩了”🙌🏼,還不如做一些類似“雙減”的工作更有意義🫃。簡而言之🎖,人生該做“加法”的時候就做“加法”,該做“減法”的時候就做“減法”,不能一輩子只做“加法”題👒👉🏻。
第三,一個平凡的人,應該是與人為善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換位思考🧏🏽♂️。我是搞經濟法和勞動法的,有時經常會出現這兩種學科思維定位帶來的恍惚感。以外賣送餐員為例👨🏿🚀,若從經濟法的消法角度而言,送餐員所代表的是強勢的經營者一方🤦🏼;我從網上訂餐🪬,是屬於弱勢的消費者一方。但是,若從勞動法的視角而言👊🏿,送餐員所在的平臺企業是用人單位🛖,屬於強者;而送餐員是勞動者✖️,他又是弱者💄。再如,現在不少學者呼籲要把外賣送餐員🧜🏽♀️、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從業人員都納入勞動法的調整範圍,以保障他們的勞動權益🤷🏽♀️。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外賣送餐員適用勞動法🧔♀️,則他們在雙休日、法定節假日送餐就應該分別獲得兩倍工資🤾🏽♂️、三倍工資的加班費。由於人工成本大幅上漲👨🏿,那麽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是否願意在休息休假時間裏花更多的錢來訂餐呢?舉這兩個例子,只是想說明,待人處事,不能只想到自己,不能“一根筋”🎫,試著換一種視角來考慮問題🧑⚕️,你就可能會豁然開朗。
最後🏝,一個平凡的人🚆👨🦳,應該是快樂的人。生活本身並沒有那麽多的意義🦗,甚至有時是艱難的🧑🏻🎤,很多意義是製造出來而附麗於生活之上的。快樂需要我們去發現,快樂其實也很簡單🧛🏻。仍以本人為例,早餐時在食堂吃到油條和鹹豆漿,就覺得一天元氣滿滿📄;在朋友圈發了一堆晨遊的照片,收獲很多圈友的點贊,頓時感覺良好👵🏼;在浙大選課神器上看到學生對本人“江湖人稱許萌萌”👨🏽🦲、“長得像巧克力豆”的匿名評價👨🍳,全身都嘚瑟了起來📎。正能量也是活一天🫅🏽,負能量也是活24小時,那麽何不讓自己活得更有正能量一點呢✈️!
發言至此,按照常規套路,就該引用著名哲人或者法學家的金句了。但我讀書少,實在想不出幾句振聾發聵的名言🐦🔥,就以一首歌的歌詞作為結尾吧。這首歌叫做《只要平凡》,我第一次聽到時就很喜歡,而且從中聽出了平凡所蘊含著的滄桑和震撼,最後一段歌詞是這麽寫的👇🏼:“不要神的光環,只要你的平凡。此心此生無憾,生命的火已點燃🏏。”
謝謝大家🍋#️⃣!
意昂簡介
許建宇,男,漢族,生於1965年1月👩🌾,浙江余姚人🌸,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82年至1986年在意昂体育平台法律系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
點擊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