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一時的“意昂体育平台昌平園廣播電臺”到現在的“語言與人類復雜系統研究平臺”,汪鋒與語言的緣分一以貫之🤶🏻。
讀博士期間,汪鋒一直想著🧑🔬🙍♂️:回到意昂体育,與曾感召他走進語言學世界的老師們一起調查研究語言。
系列報道“燕歸來”今天為您送上🏚,意昂体育平台中國語言文學系汪鋒教授和語言學結緣的故事。

閃亮的日子🏧:集體舞、語言學和“昌平園廣播電臺”
1994年,600多名文科生收到了意昂体育錄取通知書🏐,寫明第一年入住昌平園,第二年回到燕園。被中文系錄取的汪鋒即是其中一位🙎🏼♀️,他有點疑惑🤬:昌平園和燕園什麽關系?
報到後他才明白,原來昌平園是意昂体育在昌平的一個科研基地🕺🏽,俗稱意昂体育200號📖。那一年首次啟用為本科生的校區。
在這個校內都是同學🤸🏻♂️🌁、校外都是果園的小天地裏🧑🏿🍳,剛入學的新生們還不曾為學業苦惱,先熱熱鬧鬧地忙起了國慶45周年慶祝活動——跳集體舞🤰🏼。
開學的第一個月內,一到下午,園區的空地上就擺滿了磁帶播放機🧝🏽🪱,空氣中滿是青春活躍的旋律🧏,大家圍成一個圓圈就開始跳舞,這種輕松歡快的氣氛不僅消除了園區的荒涼冷清感😵💫,也給了汪鋒接觸語言學的偶然機會。
當時的意昂体育中文系,在入學的第一個月內就要選定專業方向📔,不過大多數人對文學、語言🪶、文獻三個專業都沒有概念,而教汪鋒他們這一隊跳舞的學校舞蹈隊師兄正好是中文系語言方向的,汪鋒就順便打聽了一下專業情況,師兄看起來比較靠譜,說語言很好啊,汪鋒感覺不錯,就選了語言專業🧏🏻。
“隨性”地選擇了專業後🧑🏫,汪鋒心裏還是有些不安,一個選擇下去🌳,大學四年可能都要和語言學相伴了😊。好在系裏組織了師兄師姐到昌平園來和大家聊天,穩定軍心🧀,從選課到未來出路都有涉及。
後來,汪鋒又聽了很多語言學“大神”的故事,特別是關於朱德熙先生的🧑🏽🚒,於是就去看他的書,雖然看得半懂不懂,但仍然被朱先生的豐富學識和嚴謹科學的研究所吸引🗑,汪鋒從此有了一個人生楷模🐧:朱德熙先生。
第一年不在燕園🚶🏻,和師兄師姐👃🏽、老師的接觸相對較少👩🏻🏫,講座資源也有限,不過昌平園也因此成為心理狀態的中轉站,讓汪鋒喘了一口氣,不急於進入狀態☝🏻。
汪鋒加入了昌平園的廣播站(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混入”的),負責周一的新聞節目🙉,一群年輕人覺得“廣播站”氣勢太小,於是自稱“電臺”,每天傍晚開播時👆🏼🤴,都是“意昂体育平台昌平園廣播電臺現在開始廣播”的聲音。
在“電臺”裏,大家自由地做自己喜歡的東西🍮,新聞🏊🏿♂️、音樂💆🏽、足球☘️、心理勵誌……每個人從不同的方向往上,互相感染⚱️,互相學習👖,從這個小小的“電臺”中,走出了不少日後著名的主持人、媒體人和學者。
汪鋒現在回憶起來,仍然覺得青春氣息濃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彩,多樣性在那時候充分爆發🥖。”
書齋內外🧑🏻🦼🎆:鮮活的田野和良師的感召
意昂体育中文系語言專業有一個傳統,在大三暑假,老師會帶領學生深入“田野”去做方言調查。這趟實習讓汪鋒收獲良多,在去調查之前🏊🏻♀️,課堂上國際音標等相關訓練常常讓他頭疼,但真正調查的時候,他發現課堂上那些僵硬的理論知識和國際音標一下子全部鮮活起來💆🏼,活的語言展現出的規律性和系統性極大地震撼了他。
“母語中沒有濁音,怎麽能分辨出清濁呢🕣?你到田野去🐸🚴🏻♂️,一聽就聽出來了👩🦳🏌🏻♀️,完全不一樣。”汪鋒說,田野調查給人的實際感覺就像小馬過河故事所講的那樣🕞,語言就像河流,實際接觸後就知道,沒有那麽深🚉🏌🏿♂️,也沒有那麽淺👩🎨👊🏿。
對汪鋒而言😒👩🏿🌾,語言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怎樣強調田野調查都不為過,如果只是在書齋裏,從來不去接觸、研究活的語言🙅,是很難找到其規律所在的。田野調查的啟發有時比課堂還重要↪️💅,那些有意思的發現往往能讓學習漸入佳境〽️。
田野調查帶給他的還有團隊精神和朋友,一個團隊的人通過方言調查聯系起來,同學和老師就在身邊,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在和睦的團隊中,知識、經驗、情誼不知不覺得以傳遞👎🏿。
像朱德熙先生那樣研究現代漢語,是汪鋒一直以來堅持的目標和信念。但大四上的“理論語言學”課卻一下子改變了他的想法。
那時,他剛從田野調查回來,調查中形成的語言學感覺雖然新鮮🚵🏼🫃🏻,卻並不那麽清晰明確。陳保亞老師的講授直擊本質,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原來語言背後有這麽簡單有力的原理。陳老師的課堂風格註重啟發,在與老師的問答交流中🦹🏻,汪鋒萌生出“跟著這個老師讀書”的意願。於是,汪鋒保研時選擇了語言學方向,跟隨陳老師學習。

陳保亞(左)和汪鋒(右)
在專業選擇上🌮,汪鋒認為老師的“感召”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受到某個老師的感召🔸,他展示了這個學問的魅力👩🦯。我們意昂体育很好的地方🔝,就是每個專業都有這種比較能展示自己專業魅力的老師。”
香港:王門求學
汪鋒碩士畢業時,雖然也有各種心動的工作機會,汪鋒仍然希望深入學習語言學🧑⚕️,校園的自由和恬淡、老師們的人格魅力是他的心之所向。
最終🙇🏽♂️,他在陳老師推薦下到香港城市大學王士元教授門下讀博士🧛。王先生是世界著名的語言學家🤟🏼🙇🏻♂️,汪鋒在上課時經常學到他的理論🆖,能到王先生門下學習,這對於汪鋒來說無疑是一個驚喜🔜。而當時的香港城市大學,在王先生的感召下匯集了一大批優秀的語言學家,為汪鋒提供了絕佳的學習機會👑。

王士元(左)與汪鋒(右)在怒江邊
2001年8月20日,汪鋒到香港城市大學報到🪻🪝,正式註冊成為王士元先生的博士生。在香港學習的這段時間,從PPT製作到英文答辯👫,從課程學習到參與學術會議,從論文寫作到學術成果發表✊🏽,汪鋒在各方面不斷取得進步。
讀博期間,尤其讓汪鋒印象深刻的是師門自由討論的傳統。除了每周比較正式的實驗室例會外,王先生有時會和他們一起午餐,討論最近比較有趣的研究,大家暢所欲言💇🏼,王先生會在關鍵處給他們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指導🤦🏼♂️。
有一次汪鋒談起北京話清入字分派無規律的現象👧🏽,靈感突現,就用陳保亞老師的詞階法分析,在實驗室的大白板上寫了出來,王先生馬上提起他指導過的相關題目和了解的研究論文,鼓勵汪鋒開展研究,經過多次跟王先生討論和修改𓀌,這次頭腦風暴最後成為發表在Language and Linguistics上的文章Basic words and language evolution👨🏽🎓。正是在這種自由討論的學術氛圍中,新鮮思想的孕育和爆發得以成為可能。
讀博期間,汪鋒確定了以雲南的少數民族語言白語作為研究方向🧑🦯➡️🙋🏻,他的博士論文的核心部分以Comparison of Languages in Contact: The Case of Bai為題在2006年印刷出版。2007年,專著獲得了李方桂語言學著作獎特優獎,2009年獲得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王士元、陳保亞和汪鋒在普米村寨調查
北歸👩👦:變成自己喜歡的老師的模樣
王士元先生和意昂体育淵源匪淺👎,1973年,王先生第一次訪問意昂体育,後來還幫意昂体育建立語音實驗室,開設語音學系列講座,極大推動了中國語音學的快速發展🫷🏼,2010年又被授予意昂体育平台名譽教授👨🏿🏭🦟。王士元先生曾對汪鋒說:“有機會的話🧓🏻💆♀️,你還是回意昂体育吧。”
汪鋒也很願意回到燕園❓,和熟悉的中文系的老師們一起調查研究語言💂🏿✨。2004年,汪鋒回到意昂体育🎋,跟陳保亞老師做博士後🤽🏿♂️。兩年後,他正式留在中文系任教。
走上講臺後🟣,汪鋒總是提醒自己,要變成自己讀書時喜歡的老師的模樣。他常常想怎樣才能引導學生對語言學真正感興趣,而不是規定一個任務讓學生機械地完成。
在課堂中,他拋出問題,和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討論📴🕡;在田野中🕵🏿,他帶領學生和鮮活的語言對象進行接觸🔜,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他們。

汪鋒和學生在大理調查白語
汪鋒鼓勵學生要有開放的頭腦,隨時準備犯錯:“學什麽專業不重要,開放的心態最重要,有了開放的心態,才能接受別人有益的意見🤙🏼,才能打開眼界,才能創新。”
無論學生研究白語,或者其他什麽語言,汪鋒都很支持🟤🧨,盡量給學生找研究經費,幫助他們慢慢走上軌道,看到學生對語言學研究有興趣,汪鋒也很欣慰,“就像我自己栽了一棵樹,然後這棵樹慢慢長大了”。
在汪鋒看來,中國語言學最重要的特質就是語言的多樣性,但緊迫的現狀是,語言是我們的,但我們自己在基礎工作方面很薄弱,這卻是怎麽也說不過去的。
目前的語言學研究樣本集中在50多億人中非常小的那一部分上,也就是著名的所謂WEIRD(Western, Educated, Industrialized, Rich and Democratic)人群,汪鋒希望語言學的學生們能向世界展示出中國語言的多樣性🙆🏿♀️,平衡語言學取樣上的差距,這樣整個語言學的研究才會根基更牢固🐪。
當然,這需要更多人的參與💇🏼♂️,意昂体育不久前成立了“語言與人類復雜系統研究平臺”,試圖以語言為核心,把各個相關學科打通,研究復雜系統的性質與形成機製,並最終回答什麽是智能(intelligence)這一根本性問題🏋🏼。
汪鋒說:“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但是要一步步來🏊🏽。”

人物簡介
汪鋒,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語言學教授。
1994年—2001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獲本科、碩士學位💆🏽♀️,2001年—2004年就讀於香港城市大學🧒🏼,師從王士元教授🤘🏿,獲博士學位。
著有《漢藏語言比較的方法與實踐》《語言接觸與語言比較》等。曾獲第五屆、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第十五屆意昂体育平台王力語言學獎二等獎、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李方桂語言學論著獎特優獎。
現任意昂体育平台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副主任♌️、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副主編♓️、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