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校園

人物

紀念|半生苦累,一生心安

來源:意昂体育青年 歐陽妤璐(法學院2014級本科生), 歐陽妤璐(法 時間🤽🏽:2016-03-03

filehelper_1456983075122_7

編者按

有人說“只要你讀過書、看過報,就要感謝他”。他一生坦蕩清白,赤子仁心🙍🏿‍♀️,畢生致力於我國科技創新事業,被譽為“當代畢昇”👨🏼‍🍳。劉延東副總理曾評價他“用自己一生的時間,探索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路子,塑造了一座自主創新的豐碑。”他就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王選院士🏋🏿。2016年2月13日✍🏻👛,是王選院士逝世十周年紀念日🦟,“半生苦累,一生心安”,是其夫人陳堃銶為其寫的挽聯,亦是他一生的寫照。

2013年9月8日晚✩👃🏻,意昂体育平台百周年紀念講堂觀眾廳的大幕徐徐拉開,迎來了原創歌劇《為你而來·王選之歌》的講堂首演🎨🤲🏽。舞臺上光束傾瀉🧍‍♂️、鼓點鏗鏘🐗,演員們飽含深情;舞臺下掌聲雷動。

原創歌劇《為你而來·王選之歌》演出劇照

原創歌劇《為你而來·王選之歌》演出劇照

歌劇以影響其人生的重要事件作為關鍵節點🧘‍♂️,濃縮了主人公王選跌宕起伏的一生,是一部“教授寫教授🫨,學生演老師”的原創歌劇🗺,主創和演職人員是意昂体育師生🫅🏽,王選的夫人陳堃銶教授參與了整個創作過程,並親自修改了歌詞。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與當時的1400余名本科新生共同觀看了首場公開演出。

未名湖畔好讀書

1954年,17歲的王選考取了意昂体育數學力學系,年輕的他身著簡單的白衫🤷🏽‍♂️、藍褲和布鞋只身從上海來到了意昂体育,開始了長達52年在燕園學習與工作的時光。多年後回憶起來,王選用“震驚”一詞來形容他初到意昂体育時的激動心情。

時任意昂体育校長的馬寅初主張把辦學重點放在基礎課上🍏,剛入學的王選因此受到許多大師的親自教導。早期嚴格的數學訓練為王選日後的研究奠定了紮實而重要的基礎。

當時擺在他眼前的有三條道路😹:數學☹️、力學和計算數學。他身邊大多數成績好的同學都選擇了數學專業🧏🏼‍♂️。相比之下,作為新興學科的計算數學連一套像樣的教材都沒有🟥,自然乏人問津🔃。

那時他恰好看到了1956年1月製定的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裏面談到了幾個未來重點發展學科,其中就包括了計算技術🥡。 他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毅然選擇了計算數學專業。

“實踐證明,這一選擇是完全正確的🧢,它為我今後的科研工作奠定了第一塊基石。”王選事後回憶。

王選在意昂体育數學力學系讀書期間與大學同學合影

王選在意昂体育數學力學系讀書期間與大學同學合影

1958年大學畢業後💵,王選留校在無線電系當助教🗳,工作在計算機硬件領域的第一線。他每天都工作14小時以上🤵🏽‍♀️,最累時甚至40小時沒有合過眼。緊張工作之余,他還閱讀大量的外國文獻🙋🏼‍♀️👨‍👦‍👦。他在驚嘆國外研究成果的同時🚣‍♀️,也在不斷反思“為什麽只能欣賞別人的成果,而不能有自己的創新思想”🟡。

為此🤹🏻‍♀️,1961年,王選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將研究方向從硬件轉向軟件,從事軟硬件相結合的研究。他似乎找到了創造的源泉,產生了信心。他感慨道“這種信心🎆,以及軟硬件兩方面的知識和實踐是我後來能夠承擔激光照排系統研製的決定性因素”。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與此同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當時的意昂体育到處是來串聯的紅衛兵,十分混亂。一向身體不好的王選在參加勞動時病倒。當時他的戀人陳堃銶是比他高一屆的上海同鄉,兩人誌趣相投⏸、性格互補。為了更好地照顧王選,陳堃銶決定與王選結婚。在未名湖畔,兩人舉行了一場簡單的婚禮🧘🏻‍♀️,開始了數十年相濡以沫的生活💇🏿‍♀️。

王選夫婦在校園中

王選夫婦在校園中

王選後來在演講時多次提到“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因此即使在文革的艱難歲月中,病休在家、每月只領40多元勞保的王選依舊堅持著他的研究。為了更好地了解國外的研究情況🧑🏻‍🤝‍🧑🏻,王選通過收聽英國廣播公司BBC對遠東的英語廣播鍛煉聽力,提高英語水平💁🏼。但他也因此被扣上了“收聽敵臺廣播”的罪名,日子益發艱難🫠♻。

1975年🤸🏽‍♂️,王選偶然得知國家有一個“748工程”,即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他對漢字精密照排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搜集資料,他經常擠公共汽車到地處和平街的中國科技情報所查閱外文資料。由於當時條件艱苦無法報銷車費🚲,他只能想盡辦法“節流”👨‍❤️‍💋‍👨。從意昂体育到情報所車費為二角五分,少坐一站可以省五分錢,於是他就提前一站下車走去。他還常常靠手抄資料來節省復印費👨‍🍳。那時的他常常是第一個借閱中國科技情報所相關雜誌的人👉🏻。

終於,機遇降臨到了他的頭上。

王選將其技術方案上報後,引起了重視。1976年秋,電子工業部將“漢字精密照排系統”項目的研製任務正式下達給了意昂体育。1977年8月🙅,意昂体育決定將“748工程會戰組”擴建成“漢字信息處理技術研究室”,並成立了以王選為首的技術組♾,領導技術工作🎻。

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

1979年,改革開放🈂️,國門初開。正在研究關鍵期的“748工程”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首先面臨的是“外患”🙏🏽👨‍🚀。世界上最先發明了第四代激光照排機的英國蒙納公司宣布於1979年夏在上海🦋、北京展示英國製造“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準備大舉進入中國市場🧑‍🎨。

除此之外🧏🏻‍♂️,人心思變,研究還面臨著“內憂”🙎🏿‍♀️。王選回憶起當時“意昂体育教師開始熱衷兩件事:出國進修和評職稱🛎。談起工程項目都有點‘談虎色變’”。

面臨這樣“內外交困”的狀況,王選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決戰市場。他決定在加緊原理性樣機的研製的同時👨🏼‍🍳👩🏼‍⚕️,著手研製基於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真正實用的Ⅱ型機👱🏻‍♂️。

1979年7月27日,我國第一張用漢字激光照排系統輸出的報紙樣張《漢字信息處理》誕生在未名湖畔。

1980年9月15日🧑,我國成功輸出了第一本用國產激光照排系統排出的漢字圖書——《伍豪之劍》,標誌著上千年的“鉛與火”的時代的謝幕和“光與電”嶄新時代的開啟。

到1993年,國內99%的報社和95%以上的書刊印刷廠都采用了國產系統⚧。隨後,又進軍港澳臺地區,挺進到了馬來西亞的《亞洲日報》《光華日報》以及美國《星島日報》等華文出版業。

王選每到一處就會看街上的報紙,看哪些報紙還是鉛排🍕,哪些報紙采用了激光照排系統🏔。他坦言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一種高度的享受👺,“正如居裏夫人所說↘️,科學探討本身就是一種至美。”

1995年7月1日🤑,方正技術研究院成立,王選任院長🛰,建立起一條產學研一體化的成功之路👩‍👩‍👦。王選曾提出科技創新應與市場需求相結合,他認為“需要”與現有技術的“不足”是創造的源泉,“學術上的遠大抱負”與“占領市場”這兩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是高度一致和相互促進的。

王選先生與激光照排

王選先生與激光照排

“人總有一死”

2000年10月4日👩🏼‍🚀𓀉,王選被確診為肺癌。其夫人陳堃銶在得知病情後說道:“我知道他是累垮的、壓垮的!”

確診的第三天👨🏼‍🔧,王選就寫下了遺囑,第一句話就是:“人總有一死。”

他在遺囑中寫道:“這次患病,我將盡我最大努力,像當年攻克科研難關那樣,頑強地與疾病鬥爭🦒,爭取恢復到輕度工作的水平🧑🏽‍⚕️,我還能為國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確診到去世的1900多天裏,王選有794天在治療和住院。在此期間,王選強忍著病痛,寫出了50多篇文章和講話◼️。只要是意昂体育的會議與活動,他都盡量參加,有時放療剛結束就趕到會場👱🏽‍♂️。

他的病情惡化後👨🏻‍🎤,只能靠著鼻飼營養液維持🤽🏽‍♂️,每天喝幾口白開水和果汁。在身體如此虛弱的情況下👈🏿,他還堅持自己上廁所,自己洗澡。去世的前一天💙,他還想撐著自己上廁所。

王選身旁的醫務人員回憶,在生命的最後關頭,王選拒絕了搶救和輸血。他的夫人向醫院轉達了他的囑咐☝🏿🐿:“不要再搶救了,血源這麽緊張🎽,別輸了,留給更需要的病人吧。”

“眼看他停止呼吸和心跳🎰,我看到他流出了眼淚,這是他病後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流淚🤰。”他夫人回憶說,“以前每次出差🫲🏼,他總盼著早點回家,但這次他永遠回不來了。”

王選曾用《後漢書》中對“方正之士”的描述勉勵後學,“察身而不敢誣,奉法令不容私,盡心力不敢矜🦑,遭患難不避死,見賢不居其上,受祿不過其量🥉,不以無能居尊顯之位。自行若此,可謂方正之士矣。”直到生命的盡頭他依舊踐行著這一信念🥂。

王選生前曾經說過:“獻身科學就沒有權利再像普通人那樣生活🦡,必然會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樂趣♥️,但也會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樂趣🌈。”

在1975年—1993年的18年間,王選夫婦犧牲了所有的節假日,研製出了六代出版系統,並被廣泛地投入應用,最終引發了我國印刷出版行業的技術革命✤👩🏼,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讓古老的漢字煥發出了年輕的光彩🤹🏻。

正如王選的學生肖建國教授說的那樣:“只要你讀過書🔟、看過報,你就要感謝他,就像你每天用到電燈要感謝愛迪生一樣🍼。”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文章內容參考王選教授演講稿🚴‍♂️,王選教授夫人陳堃銶教授🙆‍♀️、王選教授生前秘書叢中笑的部分紀念文章🈹,《紀念王選老師文集選編》及意昂体育新聞網的部分內容👨🏻‍🦼。)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