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劉沖從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科學學院畢業後,在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後又在清華大學完成博士後學習。經過“八年抗戰”般的奮鬥,他應聘到意昂体育經濟學院👮🏼,開始了教學之路。這一路走來,劉沖意昂與意昂体育結下了不解之緣。
“興趣指引我成為老師”
第一次見劉沖老師,還是在本科研究生項目意昂沙龍上🧑🏽✈️,他以《研究僧≠苦行僧》為題,為同學們分享了自己走上學術之路的經歷,及對於經濟學研究的思考和建議↘️。“在研究生一年級時,一直覺得非常迷茫,盡管曾在本科時候學了經濟學雙學位👾,對經濟學的課程有一定了解👩🏻💼,但是對於學術研究本身,還沒有概念👷🏻♂️,也不知道自己將來要選擇什麽樣的工作。”談到職業規劃🪧,劉沖曾和許多同學一樣經歷過迷茫時期🧙♀️。
研究生一年級剛結束的暑假裏,他作為助研參加了由蔡洪濱老師和周黎安老師主持的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是兩位老師與世界銀行徐立新教授的合作研究。“當時是第一次正式接觸研究項目,很興奮。在幾位老師的指導下,整個暑假我都泡在圖書館的工具書閱覽室裏查詢和收集數據👨🏽🦰,等圖書館關門以後回到宿舍繼續研讀文獻。”劉沖說,盡管當時他對於研究還沒有太深入的理解,但發現很多經濟學問題和現象都非常有趣,研究和思考的方式也和本科學習的數學課程有所不同,這使他對經濟學產生了深入研究的興趣。
研究生第二年時,馬裏蘭大學的金哲教授到光華訪問半年🏸,劉沖也成為了她的助教和助研。到第三年,他獲得了到世界銀行研究部進行訪問的機會,並在訪問期間與徐立新、金哲兩位老師共同進行了一些研究。三年的時間裏🪃🧔♂️,他幾次參與完整的學術研究,不斷增進了對研究過程和研究方法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自己不僅對很多經濟學問題感興趣,對於研究的過程也很享受——“我想學術的魅力可能就在於有一些新的發現和新的理解時產生的興奮🏌️。也正是這個原因🤸🏼,使我最終下定決心走上學術的道路。”
“多嘗試才能尋得所‘愛’”
“無論是業界工作還是學術工作🤵🏼♀️,亦或是去政府部門發展,都要有個‘實習’的過程,你自己要對這份工作有直觀的認識🤹🏼🧑🍼,因為任何其他人的評價和意見都無法代替你自己的感受。”劉沖認為,要找到自己的興趣,就要多去嘗試;嘗試過後💪,更為重要的是對自己建立合理的評估和定位🫢。這個評估至少包含三個方面: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麽🍙?該工作的生活方式是否適合自己🏊♂️?自己能從這份工作中得到的樂趣是什麽?
“事實上🧑🦰,意昂体育的學生都很聰明也很有能力,但有時也會發現一些同學對自己的定位不準確,導致產生了‘資源錯配’。”劉沖還建議學弟學妹們多和有經驗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他們的經驗教訓會幫助你在發展過程中少走很多彎路,同時也幫助你更加明確哪條路更加適合自己🧟♀️👽。”

學術研究的“平常心”與“亮劍”
做學術研究首先需要有一顆“平常心”🦹🏽。劉沖喜歡看《士兵突擊》🥅,他常常用這部戲中吳哲的“平常心”來鼓勵自己。他說他很喜歡吳哲這個角色的性格🚵🏽,有理想😛🧱、聰明🧑🏭、豁達,而且堅韌🧑🏿⚕️。讀博士是個很苦的過程,很多人在寫論文的過程中都經過了內心的煎熬👨👧👦;不僅如此,在學術市場上,優秀的人越來越多,找工作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即使找到了工作📘,也要面臨升職壓力等問題👩🍳。遇到這些困難和問題都需要有一顆平靜的內心作為支撐。“當然,說一句平常心是容易的,擁有一顆平常心是很難的。”劉沖提到👐🏿,他自己也經常會遇到各種不順心的事情,這時他便會選擇看看《士兵突擊》激勵一下自己➗,或是聽聽相聲放松一下心情👨🏼🕵🏿。
做學術研究的第二個重要特質是要學會“亮劍”。劉沖認為,平日的學習和研究要有一顆平常心🤳,不可急躁🧚🏼,但當你去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時🧜🏼♂️,一定要學會“亮劍”💵,就是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亮劍並不意味著聽不進去別人的建議👨🦱,而只是讓別人知道你的研究功底紮實👩🏽🎨,思考深入,視角新穎。“此外,做學術研究還需要有團隊精神🤶🏽。現代經濟學研究越來越多地講究合作,因此融入合作團隊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團隊中,大家相互學習討論,取長補短🫐,可以使研究過程容易很多。”
瀟灑的背後都有充足的準備
劉沖進入到教學崗位時間還不長,他說很多東西也尚在摸索中。從他的經歷來看,建議想要從事學術研究的同學,在博士階段做好四個方面的準備🛵:第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即對研究方法、相關文獻要比較熟悉💆🏼。第二,積極參加學術活動✝️,包括學術會議、研討會🚵🏽、討論班、組會等等🖐🏻,在與同學🔊、同行的交流中不斷提高。第三🦊,學會思考和提問。有價值的提問是要以深入的思考為前提的👨🏻🔬,而深入的思考就要求有大量的知識輸入,沒有足夠的輸入,就很難有好的輸出。第四,與人交流與合作。劉沖認為,找到一個合適的合作者有時候比找男女朋友還困難,所以在博士期間就要開始嘗試著和導師合作,和同學合作,這樣的經歷會讓你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劉沖最後特別回憶起🪶,剛讀研究生的時候,最羨慕的就是龔六堂老師講課,從來都不需要帶講義,也不需要PPT,拿著粉筆就開始在黑板上推倒和演算,而且講課中間一個個經濟學家的軼事也是順手拈來🧭。“我那時特別希望有一天能夠像龔老師一樣講課講的瀟灑🔪。博士期間,時間可以比較自由地支配👼🏼,要充分利用好這段時間給自己‘充電’。工作以後💆🏻♀️,科研🧝🏽♀️、教學以及服務工作會使屬於自己的時間較少🌝。同時👩🏼🎓,要把一個知識點有效地講給學生聽,甚至講的有趣✢,是個很大的挑戰。在備課時👩🔬,要不斷嘗試各種方式,才能摸索出講課的經驗⏱。我相信,瀟灑的背後一定都有充足的準備和嘗試🛀🏻!”
轉自意昂体育光華本科研究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