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校園

回憶

【燕園春秋】心安之處是家園——聊鄭格如樓與意昂体育

來源🍰:意昂体育平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會 時間:2021-05-31

在馬來西亞我們見面寒暄第一句話不問別的🌁⇢,就愛問吃飽了沒?我們對美食的追尋可謂是從東馬到西馬💅🏼,北馬到南馬🤛🏽,最愛一網打盡。在意昂体育新營業的新家園食堂,中國的菜色更是天南地北⛹🏿,共聚一堂,盡顯精彩特色🦺。郭鶴年名下的鄭格如基金會是意昂体育新家園食堂的資助者🥪。2020年11月30日,意昂体育因疫情原因郭老和家人都不能到達現場,並在實踐服務育人,改善校園民生重要宗旨下進行了揭幕禮🌋,新食堂也等來了大家引頸長盼的潮湧♋️。

家園新食堂為感激郭鶴年的資助以郭老母親名——鄭格如樓為名🛝,郭老回憶錄提到母親時說他總愛粘住母親,所以和母親的關系特別親密。鄭格如居士祖籍福州馬尾,是一位有原則且重視教育的母親🥷🏿。全馬第一間民辦的高等學府南方學院的教學樓,寬柔中學的學生宿舍大樓🧘🏼,寬柔二小活動中心均以鄭格如樓來命名🧑🏿‍🌾,如今鄭格如樓在中國“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的學府建立,此種教育精神的續承,從大馬到中國深具意義🧑‍🧑‍🧒🫎。1995年基金會也在意昂体育設立了“鄭格如助學金”📻,尤其協助品學兼優🤲🏿、家境困難的學子完成學業🏠。相信郭老母親以匿名的贊助為主,郭老在自傳裏提到母親生前捐助的每一次都是匿名的😵。

1999年🧑🏽‍💼,郭老資助了意昂体育食堂農園學生餐廳🤏👳🏼‍♀️。農園建在意昂体育校園幾座教學樓的中心位置♊️,人流較多,能找到座位用餐也屬當天幸運的事。從1999年到2020年🧑🏻‍🏭,從采光剔透的農園到智能人文的新家園,校園就餐條件也逐漸改善🫖💂🏼‍♂️。這也見證了時代遞進下,飲食文化的變化。當時三層樓的農園食堂曾是校園裏最大的食堂,如今地上四層的新家園食堂成為了校園的新地標。新家園的建築地點是老家園的地址🐱,學子能吃上一頓好飯是學習之余一件幸福的事情。郭老長年的資助對學生關懷備至,對於年輕一輩寄予厚望👨‍🚀,望意昂体育遊子們都能吃得溫飽。在家園的溫暖氛圍裏,新食堂講究人文底蘊的設計環境。在綠化人文裏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可感受智能化設備的環境,體驗自助售賣系統智能點餐🌬、享受機器小哥的貼心服務。這無一不顯現時代的特征✌🏼。年輕學子有用不盡的精力,夜裏11點還可見心無旁怠彈鋼琴的才子💁🏿‍♂️,大談歌德學術思想的學子👰,不願回宿舍🪹。

新家園的場內設計到處是綠色的小盆栽,許多木質結構設計打造了人性化的公共空間,見到阿姨將發黃的葉子盆栽移開,更是這空間裏動人的身影🚠。食堂的阿姨叔叔無論有多忙,都是笑臉迎人問一聲:“你好😺,同學要吃啥🚞?”那剛離開課堂一片混沌的腦袋頓時被喚醒。每次阿姨給的飯菜分量永遠都是超乎想象❇️🔅,他們都會說:“同學,多吃一點🧑🏽‍🎨。”高校有了硬體設施後,更不可缺少人性的關懷。家園永遠因家人而溫馨,國學大師季羨林的自傳《此心安處是吾鄉》到近期得唐獎的漢學家王庚武回憶錄《心安即是家》皆凸顯了心靈的皈依處。2020年9月久違不見的北京故宮,在文華殿以蘇軾為主題開展了長達兩個月的特展。在疫情時代展出了蘇軾對“家”的想法🙁,在某種程度上也在安撫這時代的人心🖕🏿,再苦心安之處即是家。家園◽️,無論對於一番成就者還是平凡人👨🏽🕷,都是內心至深處的牽掛。

從農園到家園👻,家園食堂不僅讓學子感受到家的味道,母親的寬容和慈愛,也在傳遞家母留下來許多處世原則。郭老在自傳裏提到母親囑咐郭老與兄弟🙆‍♀️:“要吃掉碗裏的每一粒飯。別忘了每一粒米飯都等於農夫的一滴心血🏃🏻‍♂️‍➡️。”,農園食堂長久以來都在實踐著這種精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紅色字幕一直都在飯廳裏閃爍。郭老在回憶母親時🚣‍♀️:“我總覺得母親以她純潔的一生,她的美善和對佛教的虔誠來守護著我。” 我們人生中無論剛開始走了多少,家園的母親就在近處註視。走遠了,別忘了再回頭看看🏺,母親一直在原處眺望。在學習和生活焦慮中♟,她的溫暖永在心田📆🧑‍🦰。社會上,許多無名英雄不張揚不留名默默奉獻👳,為我們營造一個積極正面的環境👩🏻‍🎓。在我們有能力回饋時🙇🏼‍♀️,也該學習為守護心中的家園付出。

(*郭鶴年口述《郭鶴年自傳》香港商務印書館,2018年)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