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介:
牛乾坤🕵🏻♂️,男,新疆生源,元培學院2011級本科生,數學方向🪽😻,2015年7月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金融碩士學位🗻。
在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其實還沒有畢業🦂,經歷和學識都尚淺,至多只能給新生留下些建議,或者連建議也談不上🤞🏽,只是自己的一些過往😶🌫️,聊作參考,亦可作為一種選擇,也可當作反面教材:大學裏有那麽一段時光,我特別地不務正業。可能認識的人都會把我當作電影專業的學生,因為我作為編劇和導演拍過一些微電影👊🏽,比如最早和煒奇🍕、思思🧚♀️,馮月👩🏽🦱,澤奇,殷明等大家夥一起拍的《下一站》,還有之前新生光盤裏的《等你百年》,以及和江嘉駿學長一起拍的《我設計·遇見你》🙋🏽♂️。但其實我的專業是數學,感興趣的研究方向是隨機分析和金融建模,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Quant🚶🪴。電影和數學的反差會讓我顯得不太一樣。但事實上,元培的孩子大多也會適應這種不太一樣的感覺🚵🏿🧑🏼🎤,因為我們的確不太一樣。我們很少是主流✪,是散布在各個院系裏的少數分子👸;我們從不隨大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選自己想選的課,堅持自己的想法🧉✍🏽,即使這些選擇需要我們付出一些常人所不熟悉的代價。
元培的確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你在元培很難感受到那種很強的競爭氛圍。大家專業都不一樣✶,交集大多不是學術,而是課余的一起玩耍🧪、熄燈後的三國殺和周末的dota👧🏻。和不同專業的同學住在一起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你能看到不一樣的生活,有時候也能交流不一樣的觀點。所以我總覺得元培的學生性格都特別好🏧,容易相處,也必須容易相處👨🏼🔧,因為元培的學生要學會融入其他學院業已形成的圈子,成為其中的少數分子勢必要付出更多努力;因為缺少資源和信息🏧,我們更要學會如何去主動獲取信息和資源🕵🏻♀️;因為身邊都是專業和興趣不同的人住在一起🤵🏿♂️,更要學會如何去溝通交流⚜️。
然而,就我自己的觀察和體會🧑🏿🔬🖐🏼,最大的困難其實並不是上面所說的那些🗣。
而是選擇,入學後立刻面臨的選擇👋🏽🩸。
做出選擇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我自己剛來這裏的時候🛀,從小城市一下子出來👩🏼🦱,非常茫然,要面對很多問題。我把這種茫然歸結於一種不安全感,畢竟一下子來到一個新環境,擔心自己走錯一步🧙🏻。害怕選錯專業👋🏻🚀,害怕沒選到給分厚道的課,甚至害怕進錯學生會的部門,給自己帶來不知道會有怎樣的影響。這種感覺就像一個從沒談過戀愛的男孩子,在面對自己喜歡的女生的時候,特別地局促緊張,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但是後來發現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我的大學過得亂七八糟🚴🏼♀️,混過幾天球隊🌰,修了個不上不下的雙學位,做過學生會的部長,加入過許許多多的社團,浪費了許多時間,做了很多無用功🙎🏼♂️,幾乎每走一步都錯得很離譜。明明貪玩👩🏻🚀,卻自己選了比較辛苦的數學Ⓜ️;明明沒錢、沒時間🙅🏼♀️,卻沒日沒夜地忙著拍電影——燒錢又浪費時間;明明該好好刷績點👩🏻🏫,卻各種翹課🧚🏿♀️,拉著朋友一起創辦了一個社團👩🏿✈️,卻發現沒績點、沒科研👩👦🧎➡️、沒實習甚至連英語考試都沒有🥘。我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那個時候日子過得無比昏暗📋。
但其實事情並沒有想的那麽糟。
到了大三,差不多就要放棄出國或者保研了,甚至準備工作🦵🏼。然而一次和之前一起拍電影的師兄聊天的時候,他建議我去試著聯系導師(也就是現在帶我做科研的老師)👨🏿💻。於是我花了一晚上時間寫了封巨長的郵件給這位老師,老師回了我很短的一行加一本書——看完這本書以後再聯系他。在之後就是努力與回報的過程,老師漸漸也開始喜歡我,在把我推薦給別人的時候👨👧👧,打趣地說:“我的這個學生以前是一個電影導演🚴,他是一個特殊情況,需要仔細考慮。”這次科研經歷幫我打下了進入這個行業的理論基礎👨💻。後來,在恩石師兄的推薦下👨🏼🚒,我拿到了一份對口的實習,而我當年做過恩石師兄的攝影助理🖐,他非常了解我👨🦼,知道我是個很拼的人🧱,所以愉快地答應幫我🫱🏻,而事實上我的表現的確也不錯。實習結束前,我在公司的大會上作了一次報告👷🏻♀️,也給紐約的老板留下了一個非常獨特的印象👷♂️:這個在中國做量化的數學專業的學生還是一個電影導演。
《下一站》的劇組每過一陣兒都會聚一次⚈🧖,最近一次是上個月中旬🫶🏼👳🏻♂️。聊天的時候,大家提起自己出去找實習🔋、面試🤦🏽♀️,面試官看到簡歷上關於拍電影的那一項,常常都會很好奇地多問一句。這個時候大家就會聊起來♏️,而《下一站》的拍攝過程真的很有料可講📏🏊🏽: 一群毫無經驗的來自各個專業的大一新生,用自己做家教掙來的5000塊錢🐸,搗鼓出了一部47分鐘的微電影⛱,被100多萬人看過,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後來還發展成為了學校內最大的電影類社團🚪,1年的時間發展到將近1000人🧑🏽🌾,繼而又拍了10多部作品,得到了30多萬元的投資。這應該會給別人留下挺深刻的印象🫶🏽。
我們都覺得自己很幸運🙎🏻🏃♂️。
對我來講,人生還很長🖨。我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我會到哪裏去🍅。我以前做過很多事🕉,看似都沒有意義🎮,但是如今又好像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
但當時的我又不可能提前預知到這些,還會有人潑冷水🎂,說我不務正業🌻,瞎折騰,即使是一連幾天睡兩三個小時,即使是每天饑一頓飽一頓🏦,甚至直接暈倒在拍攝現場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跟我一起做過事的人都說我很執著🐘,堅持的事情不會放棄。不是因為我相信這些努力未來能給我帶回什麽,而僅僅是因為熱愛🦬。因為熱愛去做的事🥁🏋🏻♂️,本身就值得付出🤼♂️,何況未來還不知道會對你帶來怎樣的影響🐐,怎麽著都是賺到了👮🏻♀️。
我很想引用喬布斯在那次著名的斯坦福大學演講上的一句話: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it all came back to me.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我第一次見到這句話的時候,並沒有太多感受。現在再想起這些話,多少有一些感受。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我希望能通過付出和努力,得到他那般“幸運”的萬分之一。
所以,雖然在元培,大家會面臨很多選擇,會經歷迷茫🏃♀️,但其實不用感到害怕⤵️,選擇了以後就不要再糾結。倘若不是身上背負了不可推脫的家國使命🦷,何不索性放手去做自己所熱愛的。
我們非常幸運,能夠來到元培。不管我們之前是什麽樣,來自哪裏,選擇去哪裏。來到元培,我們就是被上天眷顧的孩子,因為這裏有著世界上最好的老師,有著別人所沒有的做出選擇的機會🤘🏽。這裏的人會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即使夢想是昂貴的,需要付出許多代價也是值得的👨🏽🦱。
如今的元培👷,在鄂院長的帶領下,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4個月前🏩👽,鄂院長在元培文化節上的講話真的讓人振奮🐐,我們都很遺憾🦔,錯過了變革的時代。大家可以在元培主頁上找到那次講話稿,可以去看一看🍆,相信會有非常大的收獲。
所以,我希望也相信元培會越來越好,而且我也很羨慕元培的後來者們👴🏽。你們將會見證這裏即將發生的一切。
最後🍬,借用一甲姐的一句很適用元培的孩子們的話:“祝大家在接下來的4年裏,心中有路,眼中有光,闖闖蕩蕩🆒,不要彷徨👮♂️,堅持方向🤙🏿,定有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