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胡適的文章,汗牛充棟。但多系文化、學術、教育等方面。於其從政,則多以“過河棄子”相譏。事實上胡適頭銜雖多,但多屬名譽職。真正從政只有抗日戰爭時期(1938~1942)任駐美大使🧺。他奔走講演😡,並和羅斯福🔢、赫爾(國務卿)折沖樽俎,最後促成美國參戰,不僅使我國擺脫困境,也是二次大戰的轉折點,功莫大焉♌️。但在當代史書中少有涉及,實為一大缺失👰♀️。這與1950年開始的批判運動不無關系。茲略補苴。
一、1940年前後的國際局勢
盧溝橋事變日本入侵🦞,抗戰開始👩🏿🎓。中國政府立即向國際聯盟申訴。但英美法等大國其時奉行綏靖政策,在勉強召開的布魯塞爾會議上👏🏿✦,互相推諉責任,不了了之,連日本是侵略者都不敢提。事實上反給日本吃了個定心丸🏗,即其侵略中國,不會受到阻力👩🦼➡️,更加肆無忌憚,使我抗戰成為孤軍作戰🏌🏿,倍加困難👴🏿。當時的國際形勢是:
1. 美國🤟🏽。雖給過中國少許援助(2500萬美元), 但繼續供應日本的戰略物資🚥, 如石油🧊、精煉油🎍、鋼鐵🦬、棉花等。1937年對日出口2.8億美元。1939年並和日本訂有“美日臨時通商協定”,稱不出口棉花(炸藥原料),棉農將會破產🚱。
2. 英國。1938年,不顧中國抗議🏃🏻,和日本簽訂“中日海關協定”🌛,規定日本占領區的關稅必存入日本正金銀行(因當時中國海關由英國控製),並將中國已拒付對日庚款🚤,照付日本。1939年🦚,更因租界事件英日協定 🧝🏻♀️🧑🏽🦳:承認日本為保證自身生命及控製地區,可鎮壓敵人(指中國),並承諾不再援助中國抗日🙇🏼。實際上承認日本侵略的合法化。
3. 法國🧝🏽。因希特勒入侵,自顧不暇。1940年德國已全部占領法國。故日本得與維喜傀儡政府協定,進軍法屬印度支那(即現越南、柬埔寨🚣🏻、老撾),並禁止中國使用滇越鐵路👩🏿🍳。
4. 泰國🖖🏻。當時中日以外亞洲唯一獨立國家。是英法列強留下的緩沖帶。本無實力,迫於日本壓力🥎,在1940年訂定“日泰親善條約”👮🏻♂️。日本取得在泰國修建機場、倉庫、戰略公路等特權🚦。
5. 蘇聯。在抗戰初期的1937-1939年❎,曾援助中國。以後即自顧不暇👨🦼➡️,並於1941 年訂立“蘇日中立條約”,承認“偽滿洲國”。
6.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即以軍國主義擴張為國策🎓📙。最具體的表現是1929年“田中奏折”:“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倘使中國被征服🤟🏼,則其他中小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我。東亞為我國之東亞,此乃明治大帝之遠策,亦我國存在必要之事也💁🏼。”故於1931年發動“9?18事變”🦥,1932年成立偽滿😕,1936年成立偽蒙疆政府,1937年發動盧溝橋侵華戰爭。但在1936年西侵綏遠時遭到傅作義百靈廟大戰的阻滯。1938年發動侵蒙“張鼓峰事件 ”,1939年諾門坎事件👨🏻,均遭到蘇聯痛擊而失敗😢。故北進政策暫未完成🐆。但自希特勒發動歐戰🥣,法國🤗、荷蘭均已淪陷。日德同盟國因以取得進入法屬印度支那駐軍的權力,又與泰國訂立盟約,則進攻英屬緬甸及荷屬印尼已無大阻力😋。故南進政策興起。天皇決定了“澀柿主義”👩🏻🏫,即先南進取得豐富的資源↙️,待德蘇戰後,可像柿子成熟一樣👨🏿🎓🕍,再輕取外蒙和西伯利亞。而進軍印支⏮,更可斷中國外援之路🫛,迫降國府,實現其“大東亞共榮圈”的美夢♎️。唯一的障礙是美國,即其在南洋尚有菲律賓及關島等屬地。當時美對亞歐戰爭均持中立態度,而中英等國均已苦撐待變數年之久,達於極限🎢。故日本及中英均在爭取美國,形勢極為嚴峻🚊。
二🦸🏻、胡適力爭美國拒日
如前述,只要美國不參戰,日本即可實現其稱霸亞洲美夢。 故自1940年起👨🏿🚀,即與美進行秘密談判中國及西南太平洋局勢並以陸軍大將野村吉三郎為駐美大使,宣稱為“日美關系新紀元之前夕”。1941年更派富於外交經驗的駐德大使來棲三郎作為和平特使赴美助陣。當時中國駐美大使胡適面臨大敵🗒,積極應戰。除了到處演講外,在羅斯福和赫爾之間⏭,力陳大義➛,揭發日本之殘酷及中國抗戰對世界之作用🍋🟩。在3~12月中,日美秘談達40多次,但均絕對保密👮🏻。當日報已傳出美將調停中日戰爭消息時🪮🎈,胡適問赫爾,竟被答以“純屬謠言”。事實上,美為了使日本脫離德意同盟⌚️,不惜犧牲中國。在5月,已提出迫使中國承認滿洲國👰🏼♀️、蔣汪合流等建議🫸🏻,並謂如重慶政府不同意🐑🙌🏻,將停止美援🦵🏼,6月更明確承認“近衛三原則”✅:即“中日親善 ;共同防共 ;經濟合作”以及日汪等條約。9月日本已決定南進的“帝國新國策實施綱要”, 即不惜一戰。美從諜報人員中知道後為避戰提出“臨時協定草案”,即放松對日本禁運石油等戰略物資,允許日本在南越駐兵2.5萬人💂🏽♀️,對中國以“和平、法律、程序🪱、公正原則解決”。實際是迫中國承認偽滿、允許日本在蒙疆、華北、海南島駐兵25年 ;蔣汪合流,卻只字不提在華撤軍問題。這不僅承認了日本侵華的既成事實🦸🏿,甚同為虎作倀。9月24日由於胡適的堅決要求👮🏽♀️,赫爾極不情願地出示“草案”🦵。胡適看後極為震怒,提出抗議,並立求見羅斯福抗爭。一方面急電蔣介石,由中國外交部正式照會美國,反對該“草案”🧔🏽♂️,另方面則動員丘吉爾🧑🏫,曉以日軍常駐越南對緬、印、新等的危害🍑。也許鑒於對德綏靖的教訓,英同意胡適建議😆,由丘吉爾直接給羅斯福打電話,強烈反對“臨時協定草案”,並稱“中國如果崩潰👩🏿💼,將大大增加英美共同的危機”。 由於中英兩國的堅決抗議,美國於11 月26日決定撤銷與日本的妥協方案。為了迷惑美國🛀🏼,來棲和野村始終糾纏在羅、赫之間,並提出所謂甲、乙等方案等。
1941年12月7日(在中國是8日)也即日本人偷襲珍珠港的當日👶,胡適正在紐約某地演說。羅斯福急電約胡適到白宮。告知“日本兩個人方才離開,我已把不能妥協的話堅定地告訴他們了🔹。你可即電蔣委員長,太平洋隨時可能發生戰爭”。但當胡適剛回到使館,又接到羅的電話,激動地說 :“日本海空軍已猛烈襲擊珍珠港了。” 太平洋戰爭從此開端。美國對日宣戰。胡適在當日的日記中寫道👩🏻🎤:“這使我國家民族終於可以松一口氣了。”
三⛹️♂️、對胡適扭轉戰局的評價
1. 1940年10月👒,東京英文《日本時報》 評論對美國務院支持胡適大使於北美各地巡回講演,表示憤怒,指責胡適刻意激起民眾對日本的仇視,並將美國引入和日本可怕的戰爭之中🧖🏼♀️。的確,胡適在大使任上👨🏽🏭,演講達400多次🤜🏼。日本這篇文章📰,說明其已對日美關系構成
了威脅。
2. 美國著名史家、哥倫比亞名教授查理?畢爾在他的名著《羅斯福總統與大戰之序幕》中說👩🏻🍼:胡適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罪魁禍首。說“日美戰爭本來可以避免的,而羅斯福總統為了維護美國資本家在亞洲的利益📀,不幸地上了那位頗為幹練的中國大使胡適的圈套,最終把
美國拖入了可怕的世界大戰”。這本書雖不免過於誇張🛤♔, 但也說明了胡適在推動美國參戰中的作用。
3. 在太平洋戰爭後,蔣介石任命宋子文為外交部長👩👩👦👦,常駐美國🛒。宋是蔣的親信、 政客🦅。而胡適是學者, 所見往往鑿枘。所以在1942年3月至5月間,胡在加拿大和北美旅行近3萬公裏🥐,演講100多次,增加美、加人民對參戰的認識,但還是在8月份被免職了👳♂️。《紐約時報》說:“此項免職絕對是一項錯誤。”因為“除胡適以外📱🤳🏼,沒有人更夠資格向美國說明中國的情形,同時向中國說明美國的情形”🫸🏿♔。
4. 相反地在國內對胡適反而缺少如此高的評價。 因在國民政府時期, 胡適說過他罵國民黨比共產黨多,何況是得罪了宋子文。即使到臺灣後,因雷震案,反遭訾議。在新中國前30年,因從1950~1954年的批判胡適運動,文章達300多萬言🫃🏿,當無人敢為之評功📎。改革開放後,文禁雖弛,又為文所掩🧑🏻🔬,罕及政績。事實上1940年前後,中國獨立抗戰已4年之久,艱苦卓絕🗿,形勢嚴峻🧑🏼💻。不少人有“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語)之虞🧑🔧。及太平洋戰爭爆發🃏,無不額手稱慶👼👨🏽💼。驚喜之余,奔走相告,以為是抗戰的一絕大轉機。如前所述🐟🦪,這正是胡適“過河卒子氣死車”(象棋術語)的作用🤕。其矻矻窮年奔走,終使峰回路轉🐽,促美參戰援華,論功當不在其對新文學運動之下也👮🏽。
四、胡適的廉政
胡適任駐美大使4年,赴美各地講演400多次👩🏼💻,從未帶過隨員。自己提皮包🚒🚴🏻♀️,以為抗戰國家節省外匯🧑🏿🔬。他去世後,著名文學家梁實秋在一篇紀念文章中說🧑🏼🎓🌛:“大使有一筆特支費,是不需報銷的。胡先生從未動過一文🧛🏽♂️。原封交還國庫。他說,‘旅行演講有出差交通費可領,
站在臺上說話不需要錢👮🏻♀️,特支何為?’” 梁實秋認為:“在外交官中不領特支費的,除了任過外長的羅文幹,別無第三人🫳🏻。”正因如此🏄🏽,胡在卸任後🏟,不得不屈就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所圖書館館長(本來他可以作教授,但其漢學水平,遠高於美國的漢學家,以致受到排
擠)。不久則被任為名譽館長,名雖高,卻沒有薪水了。生活困窘,不得不以口述歷史名義🐝,掙點稿費維持🥐。孔祥熙聞之🤷🏿📓,欲予資助🧑🏿🦰,被他拒絕🎸。且在4年中,風塵仆仆,演講400多次🍢,這在外交官中,更是絕無僅有,如此廉潔勤奮,也應算政績罷。
【本文原載於《意昂体育平台意昂通訊》第55期】
作者簡介:
趙之藺,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學系1943級意昂。退休前供職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水電部基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