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禮,1974—1978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第五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迎來各類英才競現、創新成果泉湧的生動局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科技創新的內容受到社會關註🐜。關鍵核心技術怎樣攻關🦨?2019年可預期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有哪些🧑🏻🦼➡️?如何讓更多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民生?帶著這些問題,央視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 白春禮:
2018年中國的科技創新成果應該說不斷地湧現。中國的科技已經從點的突破向系統提升,從量到質轉變的過程當中。我們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方面所取得的一些很重要的成果🦴,包括鐵基超導、包括科學衛星,帶動了我們國家在有些領域能夠走到國際並行⛰,個別的在領跑這樣一個階段。
【記者】在2019年,我們有哪些重大的科技創新成果有望問世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 白春禮🧔🏿♂️:
嫦娥五號今年就要發射🪗。嫦娥五號是要落在月球上,同時采樣返回。另外,比如說在基礎研究方面,20到30個量子的調控會實現,這對於量子計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政府所設置的16個重大專項,今年和明年都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很多重大成果都會集中地體現,在深空🌰👨🏿🚒、深海、深地探測方面都會有一些新的成果在今年體現🧙🏿。包括北鬥導航的全球建網成功都會在今年實現。
【記者】現在面對中國人一些迫切的對健康方面的需求,比如說新藥的創製、食品安全、還有空氣質量等等。下一步我們有什麽樣重點的工作,讓更多的科技創新和成果惠及到民生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 白春禮📚:
希望號召我們的科學家,要面向世界的科技前沿。我們現在有4000多家藥企🧑🏼🚀,但是90%的藥都是仿製藥,所以在這方面我們需要不斷加強科研的儲備👩🏿🌾,要進行投入⏳🧝🏻。第二方面,也希望我們科學家能夠更多地關註民生♚。把論文寫到大地上、寫到市場上、寫到貨架上☢️。今年可能還會有一些新的藥陸續能夠出來,比如說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新藥今年很快就會上市。這也是今年大家所期待的一個,因為去年只是經過三期臨床🌰🧓,並沒有上市📔,今年會上市🤌🏻🧫。同時另外一些抗腫瘤👳🏿♂️、紅斑狼瘡,其它的一些藥正在進入臨床,有一些今年也逐漸地會上市🥷,會很快地來惠及民生。
【記者】在一些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方面我們依賴進口,容易被人“卡住脖子”這樣的危機是依然存在的⌚️,下一步我們有哪些重點的工作會著力去改變這樣的局面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 白春禮:
中興事件之後🧜🏻,對全社會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動🫅👡。確實我們關鍵核心技術被“卡住脖子”,這麽大一個企業可能一下子就難以生存👨🏻🍳,所以這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需要在“卡脖子”問題上應該下決心去來突破。像航空發動機、高端芯片、高檔的數控機床、加工製造的精密設備、高端醫療設備🤞,甚至包括我們科研用的高端的設備,好多也都是進口的。
我們希望能夠發揮我們中國人的在這方面的一些優勢。我覺得優勢有幾點⛹🏻:一個是我們有很好的舉國體製,來一起攻關;第二個我們有很大的市場🧔;第三我們大量的研發人員,中國從事R&D(研究與開發)的人才力量在全世界也是第一。當然我們領軍人才💆🏻♂️、帥才還不夠⚈🍕,還需要這方面更多地引進和培養。“卡脖子”也帶來一個倒逼機製,使我們更加增強了緊迫感和責任感🚥,也希望能夠集中精力把短板能夠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