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6日電 面對眾多媒體的“追問”,潘碧靈委員有備而來📂🧒🏼,拿出了一份“潘碧靈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案目錄”。記者從目錄上了解到🐲,今年他一共準備了11件提案,其中8件與生態、環保有關。“在這裏,想特別就‘城市園林綠化’這一話題談談我的觀察與思考🚌。”潘碧靈主動打開了話匣子。
潘碧靈坦言,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我國城市品質不斷提升✉️,特別是城市園林綠化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是這項工作也出現了一些偏差👩👧👧。比如,許多城市園林綠化只重數量、不重質量;只重景觀美化,不重生態功能。再如♣︎,“大樹進城”愈演愈烈,這不僅給移出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而且通常大樹移植成活率僅有60%;另外,為追求異域風情,熱衷於引進外來植物及新品種,忽視了鄉土樹種的開發和利用等等💆🏿♂️。”
“城市要降塵除霾👩🏻🌾,除了抓工業汙染、餐飲油煙外,還要重視發揮園林綠化本身的功效🌥。”潘碧靈委員建議樹立生態優先的原則,將城市園林綠化的功能排序從傳統的“景觀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調整為“生態效益—景觀效益—社會效益”;以環境容量🕵🏼♂️🎡、自然資源承載能力和生態適宜度為依據,科學規劃和建設城市生態網絡🦑,形成穩定的生態園林空間🍒,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潛力,有效防禦大氣汙染👮。潘碧靈委員還建議🤹♂️,模擬自然植被群落,合理規劃植物品種🙋🏿♀️👊,豐富生物多樣性,促進城市生態平衡,特別要研究和了解不同植物種類對改善空氣質量的功能大小🤿,更多地選擇降塵除霾效果更佳的鄉土樹種。
意昂簡介:
潘碧靈,男,1981-1985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地理學系本科,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意昂体育平台湖南意昂會副會長。